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党团知识范文

党团知识范文

党团知识

党团知识范文第1篇

尊敬的书记、尊敬的市党政代表团各位领导:

两天前,我们隆重庆祝了第22个教师节。今天,市委、市政府代表人民捐资100万元支持我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这是市人民第二次向我市民族地区捐资助教。充分体现了人民对人民的深情厚意,体现了人民对我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和347万人民,代表我市12万少数民族同胞,对人民的无私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原因,我市民族地区自治县、自治县和享受民族政策的金口河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事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开展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认真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河区和自治县实现“两基”达标,自治县今年也将完成“两基”攻坚。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民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帮助下,我市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面貌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近,温总理在教师节看望慰问教师时讲到。的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特别是帮助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实现上学读书的愿望,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人民对我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不仅带来了人民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深情厚意,更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充分体现了人民情系民族教育、重视民族团结的高尚风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热爱教育、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风气,认真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党团知识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树立国土资源部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亮出旗帜”、“岗位奉献”活动,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实行“党、团员示范窗口”制度。现就此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干部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探索各级党、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形式,以精心打造国土部门社会品牌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国土部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目标:通过全面推行“党员示范窗口”项制度,切实践行“树立形象、真诚服务”的承诺,切实增强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加强基层党、团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到年6月底,80%以上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做到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

主要任务:要严格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规范有序地推行“党、团员示范窗口”制度,以突出“诚信”建设为重点,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求实创新、诚信公正、真情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要求

1、示范窗口是指市局和直属单位面向社会的服务单位,具体包括:市局的政务大厅、规划科、利用科、地籍科、测绘科、地勘科、海域科、矿管科、法规科、信访室、档案室,以及新华分局、运河分局、监察分局、储备中心、地产中心、整理中心的政务大厅和服务科室。

2、市局统一制作“党员示范窗口”标志牌和“共青团员示范窗口”标志牌,各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示范窗口工作要求,并向并向市局党办备案。

3、示范窗口必须制作张贴明显的服务承诺,落实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措施。工作人员要文明礼貌,仪表大方,服务热情。工作环境整洁美观,设施齐全,标志明显。

4、各位工作人员必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群众无有效投诉。

5、示范窗口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评比,各“示范窗口”届时写出书面总结全局总评,局党委通过,对评为优秀示范窗口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活动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被群众投诉、经查证属实的,或在检查、抽查和暗访中发现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将取消资格。

党团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党建;专业社团;实践创新

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突破,中原工学院法学院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化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以大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团员思想教育新模式。党总支将党团组织引入大学生专业社团,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增强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团员的战斗力,力争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人才。

1.以大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的党员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理念

1.1理念依据大学生专业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基地,其显著特点是:专业背景突出,创新性及专业学术氛围浓厚,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社团成员是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以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组建的大学生专业社团更能充分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途径。

1.2目标定位大学生专业社团的构建是党团员专业学习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自然延伸,是党团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以党团员为主体组建的大学生专业社团以专业学习为中心,以实践锻炼、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及创新为手段,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岗位标准教育的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全面有效提高党团员的政治觉悟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党团员的理想与信念、责任与法纪、道德与诚信等高尚品格。

2.实施方法与过程

2.1大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

(1)大学生专业社团立足学科及专业,向纵深发展。大学生社团的组建以学生对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的兴趣为纽带,社团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学生对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强烈愿望。法学院党总支带领团总支积极探索,分别以法学专业学生为主体组建学生社团“法律协会”,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体组建学生社团“社会工作协会”,以知识产权专业学生为主体组建学生社团“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在三大专业社团建设初期,以党团员为骨干,在不断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的同时,深挖活动内涵质量,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综合素质,扩大社团影响力。

(2)三大学生社团走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之路。各专业学生党支部和学院团总支在积极督促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之外,更加注重引导广大党团员积极服务社会。通过丰富的专业社团活动,广大党团员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2.2党团组织进专业社团在组建三大专业社团的基础上,法学院党总支分别将学生党员编入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涵盖法学专业学生)、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涵盖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本科生第三党支部(涵盖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和研究生党支部(包括各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由学院团总支负责各专业学生社团的日常工作与活动开展。党团组织的健全为学生专业社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有效提升了专业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3以专业为基础和依托,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三大专业社团的组建为学生从事专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良好平台。每个学生社团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法协会在学院党总支和团总支的指导下每年开展“送法进社区志愿服务”、国家宪法日普法宣讲、“3•15”消费者维权大型义务法律咨询、“模拟法庭开庭进校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体现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工作协会承担了南龙湖片区高校大学生进社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每年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政策法规普及宣讲活动,不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在身边”维权保护义务、解答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增强了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媒体的认可和赞誉。

3.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启示

3.1创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显著法学院党总支“以大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构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新平台”项目启动以来,先后组建法协会、社会工作协会和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三大学生社团,社团骨干成员均为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共有300多名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在法学院党总支和团总支的指导下,三大专业社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丰收。三个协会的成员先后共有200余名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考取国家公务员,近90人当年毕业时考取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其中,法协会组织的“送法进社区志愿服务”、“3•15”消费者维权大型义务法律咨询活动曾受到河南日报、郑州晚报、大河报、中广网等新闻媒体的报道。

党团知识范文第4篇

部门干事的培养

待新干事名单确定后对本部门的新干事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刻理解组织部的职能和具体工作。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观察我部干事在各活动的表现,以便协助主席团搞好本学期末的换届工作。

增加院系交流,构建沟通桥梁

待我部本期的工作计划商定后,于九月中旬召开各系部组织部部长会议,认真传达本期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所要开展的活动,并积极听取和采纳他们对本期计划所提的建议和意见。由于各系部换届的原因,我们将重新制定组织部的人员通讯录,并积极加强个系部的交流,力争两周交流一次工作情况,以便更高效的开展工作。做好每一次的各系部开会的签到工作和会议记录。认真考核每一次的个系学生干部的出勤情况,做到公平、公正。

全院团组织生活

认真开展好各系的团组织生活,做好安排,督促和检查的工作。团组织生活是我们每月必搞的活动,但若干次重复相同的形式后,使得大家似乎已缺乏了激情,缺少了创意。因此在团组织生活这个板块我们需要“改革”!只有经常保持和不断提高团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团员在组织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团组织和团员的两个积极性统一起来,组织生活才能取得实效,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团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真正适合大学生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同时也应适当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形式上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因此要经常听取团员对组织生活的意见和要求,适应团员思想、工作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进行团组织生活设计大赛,每个系都推出自己的特色团组织生活进行评比。鉴于团组织生活形式的多样性,主题的丰富性,因此本期的每月组织生活主题还未定,待听取了团委安排和各系建议后我们再定主题。对各系的每月的团组织生活总结,做好及时的整理归档和校园网上公布,以协助院团委及时了解各系组织部活动的开展情况。

党团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方法

一、学术追溯与研究述评

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党建带团建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关于党建带团建的历史脉络分析,包括党团组织的初创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党团建设的脉络梳理。中央团校王恩蔚分别就建党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归纳梳理;华中农业大学李金发、赵凯博就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了历史回顾,并简要阐述了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关于高校党建带团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徐峰、邱隆云从“五带一优化”即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班子建设、带队伍建设、带工作发展与优化工作环境对推动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山东科技大学陈涛、高静等从强化规划部署、强化培养教育、强化制度创新、强化阵地建设等方面探究高校党建带团建创新的有效途径。关于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机制研究。辽宁工业大学高琳、刘刚从“建”的双重含义入手,着重探讨了建立党校与团校的衔接机制、“党带团联系人”机制、党团活动的有机结合机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机制、以作风建设为核心的保障机制等五种机制;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明珠、曹瑛探讨了把党支部建在班上,从工作规划、工作实施、培训队伍、考核工作、表彰与奖励、载体搭建等“六个同步”协调联动,从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等管理机制“三力”的提高,来切实发挥班级党团组织的合力,实现高校党建带团建;广东工业大学团委张育广对把学生组织、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团队建立党支部,发挥组织建设的联动机制,依托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增强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培养教育的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思考。关于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的研究。贵州理工大学团委的王庆、周新国等提出了当前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运用现代媒体的必要性,并从求知探索、教育宣传、师生交流、服务学生、交流娱乐,探讨新媒体时代党建带团建的五个平台;广大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刘海涛强调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必须健全有关的工作机制,“思想引领是宗旨,组织建设是契机”,只有把团组织的思想建设、成员建设、队伍建设都纳入到党组织的基层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党建带团建的发展;西安理工大学田小平、张明从开展团员主题教育、加强团员意识教育、运用传统教育和现代传媒手段、开展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完善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策略与途径进行了探讨。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概而言之,这些薄弱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党建带团建方面的著作极为缺乏,对党建带团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系统性亟待提高;二是关于明确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研究的论文极少,致使党建带团建研究的适用范围不大、针对性不强;三是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质挖掘不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法研究缺乏深度。

二、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方法探析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根本是“建”,关键是“带”,目标是发展,以建助带,以带促建,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发展进步。因此,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以团建工作创新求发展,以团建工作创新加强党建工作,以团组织工作模式创新深化党组织工作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制创新、方式创新、载体创新这三方面内容,以彰显基层党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工作机制创新1.党团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认真谋划团的基层建设目标,把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模式,坚持党团工作统一讨论,统一部署,形成党团建设一体化的要求。此外,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纳入考核党组织的内容中,形成对党团工作的统一考评。2.党团建设资源统一分配按照同步建设、共同使用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平等对待党团组织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加大对团组织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团组织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于团组织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工作方式创新1.发挥教师党团员干部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亮师益友,要不断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要重视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在加大优秀团员推优入党的同时,保证推优的质量。充分利用学生会干部、班委等资源,建立学习机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养,不断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党建和团建工作的健康发展。2.发挥基层组织活动的宣传作用牢牢抓住典型,积极开展“三好标兵”“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优秀党员进寝室”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发愤成才。此外,高校党委应继续坚持开展评选先进院党/团委、先进党/团支部等活动,同时推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团委干部的积极性。3.发挥网络平台积极地影响作用积极开发党建带团建网络平台和党团员信息平台的建设,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机制进行对党团员的管理,尤其是对在外实习的学生来说,采用网络化的平台不仅能使他们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沟通,也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党团组织的工作效率。

(三)工作载体创新1.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将学生的宿舍、社团纳入团建的工作中,将团小组建立在寝室和社团。将工作由支部传达给小组,扩大了团建的覆盖面,也有利于共青团的工作的开展。加大力度开展“党建团建进寝室”和“学生党员团员优秀寝室”活动,发挥党员在宿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此外,重视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发挥团的作用,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寝室和社团建设成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场所。2.创新学习教育形式社会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对青年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单一的学习教育形式已经不能达到学习的根本目的,而需要开拓多元化渠道,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共同发展为要求,从而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欲望,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观念。同时,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转换到社会热点问题的实践中,结合国家的政策、部署党课团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以实践课程为主要手段,将抽象寓与具体形象之中,不断创新实践性课堂,提高学生青年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金发,赵凯博,兰涵旗.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梳理与模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42-43+54.

[2]王庆,周新国,邓琳,等.运用现代媒体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7):141-143.

[3]陈涛,高静,潘伟国.创新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44-45.

[4]高琳,刘刚.高校党建带团建机制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7-79.

[5]明珠,曹瑛.党建带团建与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互动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0):23-24.

[6]张育广.高校党建带团建的联动机制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2):1-2.

[7]徐峰,邱隆云,李明.对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1-153.

党团知识范文第6篇

一、党团共建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的影响力不显著高校中专职从事党建工作的教师较少,一般二级学院约配备3~5名教师,而团员基本在千人以上,并且学生党员占团员人数的比例正常约在4%,数量的严重不足,削弱了党建对团建的影响力。

(二)组织发展过程中对团组织的意见不够重视团组织有为党组织推优的义务,组织发展对象必须是优秀团员,而有些高校不重视“双推”环节。表现为,发展时只想到要找团组织盖章,很少听取团组织意见;推优后由党支部进行党课培训、考察、民意测评等工作,很少征求团组织意见。

(三)组织发展程序不规范由于学生基数大,每次组织发展的人数较多,学生党组织的工作任务也相对繁重,因而出现了重入党材料,轻思想教育和民主评议的“批量发展”现象,导致少数学生党员觉得入党很容易,入党后自身要求降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班团组织功能弱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分制的实施、多校区运营的加快,学生对班级的概念正逐步淡化,传统班团组织作用下降,社团、宿舍、网络等日趋成为学生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场所,高校党团共建面临新的形势。

二、夯实党团共建的关键措施

团员青年是国家经济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的后备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这一定位决定了党团组织共建不但要着眼于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更要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党团组织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能力和水平,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党团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眼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团组织建设。

(一)思想上共建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突出党团思想教育的职能。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注重引导和帮助团员青年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好精神动力问题;明确团员青年应该刻苦学习知识,注重能力培养,解决好面对社会竞争问题;引导团员青年培养优良品德,乐于自觉奉献,解决好人生追求问题;教育团员青年苦奋斗,勇于创新,解决好团员青年发展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抓些重点人群如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班团和学生会的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带动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二)组织上共建坚持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的原则,把握高校党组织和团组织有很强互相融合性的特征,充分运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指导和帮助团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团员意识,保持团员的先进性,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要求,加大“推优”力度。在“推优”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早”和“实”。一方面要配合党建工作的“三早”要求,实现早选苗、早培养、早推优。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下而上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深入到团内,听取团员意见,严格遵循党员发展和团员推优流程和要求,不简化、不走过场,从基层团组织推荐,加强考核和民主测评。把团员中的优秀分子,推荐给党组织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使团组织成为高素质党员队伍的主要来源。同时以创“星级”团支部、争当“优秀党团员”“、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学院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团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整体合力,使团建工作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共同发展。

(三)制度上共建要搞好党团共建,必须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制度,使党团活动有章可循。党组织除认真执行“制度”外,还需逐步健全《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党的基础理论学习制度》等,只有这种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党的制度建设对团建工作具有示范作用,为团工作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能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团建工作根据党的制度制定与其配套的相关制度,做到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提升了团的工作地位,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优化了团的外部工作环境;把团干部的使用、培养作为学院党员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团的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团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有效激发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团干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按照党建工作的导向,由基层团组织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作提供保障,实行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

(四)作风上共建积极寻求团的作风建设和党的作风建设的契合点,以党的作风建设引领团组织做好团员青年的作风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蔓延滋长,对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产生了侵蚀。因此,要以党支部为单位,学生党员为个体,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并加大对团员青年的党性教育力度,注重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在改进学生党员作风的同时,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先进性。

党团知识范文第7篇

摘要:

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党建工作中起着基础的地位,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在新时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大学生在新时期具有新的特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关键词:

学生党支部;高校;党建工作;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党支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最为重要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党建工作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高度的政治导向性和组织约束力,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调动全体学生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优秀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利用学生党支部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这对于在新时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也不断发生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主要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青年组成,特点主要体现为“高、大、快、强”,即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在价值取向、社会奉献、创新实践等方面,与其之前的大学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也应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第一,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达和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每个大学生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他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差异较大,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存在较大差异,采取单一的教育模式很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既对其自身的成长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方法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在思考问题、处理事务的行为方式也可能存在极大差异,因此,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的重要观点,建设好学生党支部,使学生党员具有正确的“三观”。

第二,奉献精神有所淡化。新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大学生被家长过分溺爱,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索取大于奉献的现象,无私奉献精神有所淡化。而且还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强调奉献精神,与现在的市场经济不相符,强调功利性和现实性,导致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则难以承受。

第三,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创新实践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传统的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强,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程度不够,缺少主动创的激情和动力。同时,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对其所学的知识如何用于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则理解不够,难以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创新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存在的不足

高校党支部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来武装党员、教育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强化党员学生在价值观上的正确取向,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党支部作为“桥头堡”,其在构筑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系统性的思想教育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互动性低,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不佳,往往在形式上轰轰烈烈,但作用却不突出,虎头蛇尾[2]。第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与实践有机结合不够。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二是学校和各个学院开设的业余党校。首先,对于思想政治必修课程而言,虽然是大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只是部分党建思想理论知识,却很少有机会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必然会导致党建思想教育的不深刻,甚至无法深得其精髓。其次,对于学校或学院的业余党校学习而言,尽管除了理论学习以外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但总体来看仍然是以学习为主,其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相对比较单一,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第二,高校党支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人才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虽然近几年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实现了较大的跨越,一般的高校学生党员数达到了在校学生数量的5%~8%,这对于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以及大力发展和培养优秀学生党员的工作要求来说,数量仍然偏少,但在这种情况下仍难免会出现少数党支部在人才筛选过程中把关不严,导致一些动机上存在严重功利主义、投机思想以及一些不达标的学生进入党组织。第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不足。据调查,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互联网作为一种快捷、广泛、开放的信息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组织形式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重新定位,教育活动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例会讨论、报纸材料等灌输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不能融入到年轻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效果,导致党支部组织作用弱化,吸引力和凝聚力下降[3]。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与完善

不断创新和完善学习教育方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启发式的互动教育,鼓励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学习与研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广大学生党员能够在相互学习和探讨中不断增强认识,加深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学校在完善党支部规范性的制度基础上,要根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并制定与学生发展相适宜的相关条例与制度,有效地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党建学习工作,通过党建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积极性,将党员学生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发挥党支部应有的组织性、先进性作用。构建学生党建工作干部培训制度。培养优秀的党建工作干部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基础,拥有一支优秀的党建工作干部队伍,才能将党支部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实现党支部工作应有的目的。加强对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制定和完善中长期培训计划,打造一支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党建课题研究,理论选题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在研究中学习,从实践中总结。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能够保障党支部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从道德、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考核,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考核结果要与学生的思想鉴定、评奖评优等结合起来,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形成一整套配合紧密、科学高效、约束有力的激励监督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工作运行保障体系。若要取得高校党支部工作的预期效果,就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保障体系,确保高校党支部工作能够长效运行和落到实处。学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相关工作经费的投入与支持,并配套大学生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4]。

四、结论与建议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大学生党支部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大学生党支部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切实增强党性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第一,结合热点问题和采用新颖的方式,灵活开展党支部教育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保持学生党支部的先进性。同时,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通过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基础,提高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并在学生党支部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公德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活动,每一次党支部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都抓紧机会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少一些枯燥说教的主题教育,而多一些时事主题,这样可以激发这一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博党支部,在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中,组织了以“与改革同向,与法治同行”为主题的诗词创作大赛,调动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党团日活动,联系理论与实践。党团日活动是切实团结党员学生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针对性强的党团日活动,提高党员学生的组织性和积极性。在组织党团活动时可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比如在“九一八”、建军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时间点,党支部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党团日活动,强化党员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认识,只有通过丰富的党团日活动的实践才能让青年党团成员对组织有感性认识,有深刻的理解,既可以丰富高校党员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加深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新时期发展理念的理解与思考。同时,通过一系列党团活动的开展,无疑会大大增进党员间的感情,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为以后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也为思想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三,发挥优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结对帮带活动。高校党支部可以挑选优秀的党员骨干与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结对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从思想、学习、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对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帮带,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团结能力,努力将更多的新党员培养成党内优秀骨干。同时,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党员能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而教育和引导其他青年,达到互相了解、相互促进的目的。充分发挥报纸、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采用广受大学生们喜爱的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学校和党团组织中先进团队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争做“四有”青年。在学校内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鼓舞和引导他们在党团组织中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四,发挥党支部党员干部的专长,着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所应有的要求。在高校政策和体制的保障下,在党支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除此之外,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党团组织积极开展阳光健身运动,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氛围,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第五,充分发掘大学生党支部党员的积极因素,增强主人翁意识。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党员的特点和优势,力争在实现每个人价值的同时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组织活动,让个体在充足的实践锻炼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譬如根据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不同,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充分开发和激励个体优势,使成员个体的优势得到张扬。这样做使得学生们不仅分享了别人的经验,也通过自己的展示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组织凝聚力的培养目的,不仅使每个学生党员都能为支部建设出力,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完成团队工作。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循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瑞丹.浅议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与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33):319.

[2]张冲,王松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4(30):97-98.

[3]黄蓉生.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15-19.

党团知识范文第8篇

会上,机关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报告》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会议公报》进行了导读学习,结合学习内容,针对“如何运用全会精神指导和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及“如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科学发展”,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了热烈讨论。现将学习贯彻情况总结如下:

一、用全会精神指导和推进团区委党建工作

(一)团区委党建情况概述

目前团区委共有35岁以下青年13人,党支部1个。团区委将党建工作与青年文明号、青少年文化节、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和全局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党建带团建丰富了党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实践方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团组织的适应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几年来,团区委坚持做到了“五带一优化”,即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班子建设、带队伍建设、带工作发展、优化工作环境,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带团建,抓党建促团建,党团共建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1、带思想建设,切实加强党团员的政治思想教育

思想建设是党团建设的首要任务。团区委党支部要求各基层团组织把指导共青团加强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

坚持落实“”制度,为团区委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全年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支委会,如有特殊问题需要研究时随时召开支委会;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坚持党课教育制度。

继续抓好党员民主生活与评议制度。党员结合一年来个人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特别是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小结。在个人小结的基础上,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评选支部优秀党员。

2、带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全区基层团组织

团区委党支部坚持对基层团组织进行分类指导,积极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基层团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以开展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建设;以争创“五四红旗团委(总支部、支部)”为抓手,在全区基层团组织中开展“达标创优”活动,促使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提高对团的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并定期讨论研究团的工作,听取团组织的汇报,对团组织开展工作给予经费、物质、人员保障,推动了基层团组织建设。

3、带班子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区委一直非常重视团区委班子建设,从班子成员的配备、活动的开展、团干部的转岗等方面,对团区委给予更好的关注和关爱,极力给共青团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年月成功召开了共青团北京市区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区委班子,新一届班子年龄、文化、结构比较合理,是一个区委满意、团员信任、青年认可的班子,为开创区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的有关规定,年月召开了共青团北京市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建设更扎实的区共青团领导班子打下坚实基础。

4、带队伍建设,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几年来,团区委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团组织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的工作,加大了“推优入党”工作力度。在实施青年干部培养和推荐过程中,加强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共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青年骨干70多人;狠抓了团员发展,在区委和各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各级团组织积极发展新团员;强化了“推优入党”工作,把外来务工青年、在校优秀中学生、创业青年等作为“推优入党”的重点对象,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搞好了推优对象的培养。

5、带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全区各级团组织结合党政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精心开展形式多样、青年欢迎、社会需要、党政满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凝聚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服务我区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几年来,团区委先后举办了青少年文化节、区大学生村官风采大赛、首都青年公务员风采大赛赛区比赛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希望工程、星光自护夏令营、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创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城市志愿者服务等共青团品牌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丰富了全区团员青年的生活,陶冶了团员青年的情操,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加强领导,进一步优化团建工作外部环境

几年来,区委站在保障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始终把共青团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团区委还注重引导基层团组织主动争取同级党组织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极大地优化了团建工作的外部环境。

(二)以全会精神指导团区委党建工作新思路,保证团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紧密相联,是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加强基层团建工作,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内在需求。

党建带团建,目的在于以党的建设带领和带动团的建设,实现党团共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团结、教育、带领广大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1、党建带团建是优化共青团工作外部环境的需要。

随着新的形势发展,团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党建带团建工作顺应了时展的需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证团的组织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团组织适应改革、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将有力地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发展。

2、党建带团建是提高共青团工作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单位通过专题研究、规划、部署共青团工作,使团组织制定的工作目标适应党组织中心工作任务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富于实效。通过加强管理,团组织自觉汲取党组织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在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健全和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巩固和提高了工作管理水平;通过带班子,使团干部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为团干部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素质创造条件,开阔团干部的工作视野。

3、党建带团建是增强党团组织战斗力的需要。

发展是第一要务,迫切要求共青团组织要以党政工作为中心,在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而党建带团建要求党团组织开展好党团共建活动,通过党团员共建突击队、党团员共建责任区等行之有效的党团活动,增强了党团组织参与全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党团组织战斗力。

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和自觉掌握这一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团干部特别是团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上寻找结合点。要把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团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用理论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坚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实现自身政治上靠得住、过得硬,做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团区委在创新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决策的程序日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共青团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共青团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机关整体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理论素养和水平;二是抓好团干部理论学习,进一步充实理论知识;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团干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团的自身建设。近年来坚持“党建带团建”,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团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一是以“达标创优”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二是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建团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二是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立青少年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机制;三是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发挥青年文明号集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整体辐射功能;四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广泛认同。五是通过“青少年维权岗”等载体大力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团的建设和事业发展

一是切实履行团的根本职责。从大的方面讲,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具体到区共青团来讲,团结带领全区团员青年为的政治稳定、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区青团的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族团员青年投身于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不断开创共青团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着力增强基层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团的各项职能作用最终要靠基层去实现,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联系归根结底是由基层组织来实现的。结合共青团实际,就是要重视团建创新,积极探索一切可能凝聚基层青年的活动载体和组织形态,努力构建适合基层实际,便于吸引凝聚青年的工作网络。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增强基层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胡总书记对团组织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

友情链接